剩余的都是真布头了,小小一块儿,白色黄色花的都有。黄四儿说李骁要的那种布料,
纺织厂还真有,不过黄四儿说如果只要布头,买残次品就行。因为机械问题,
各种染色或者抽线等原因不合格的货都积压在仓库。夏天冬天的都有,
除去少部分微瑕的可以降价销售出去,剩下瑕疵严重的都堆积在那。
一针一线都是国家的东西,厂里也不好随便处理。
有时候会作为员工福利发一些给工人拿回去用,但还是有不少剩余。
今天拿的这几块儿就是黄四儿的朋友从家里随便拿的,大块儿的有半米长,
小块儿跟手绢似的。纺织厂的那些就算是再便宜李骁也吃不下,
这两块儿就够他做一些去试水了。现在还缺少松紧带,刚好大姐给了他一块多,
于是李骁便带着黄四儿拿着布头离了家。两人赶去供销社花五毛钱买了一捆松紧带,
估摸着能有两米长。到现在黄四儿仍然看不出李骁要做什么。接下来就是去借个缝纫机了,
要是纯手缝可太费劲了。大姐这个时间应该是在粮站上班,李骁让黄四儿明天去家里找他,
自己一个人带着东西去了钢厂街道这片的粮站点。民以食为天,在这个年代,
粮站算是最高大上的单位了。负责每季收农民缴纳的公粮和计划内售粮。
谁家要是有人在粮站上班,那真是说出去都有面子。私下里不管是收粮还是售粮,
有关系能省很多麻烦,而且每个月还有额外的副食票发。
当初李有贵能给李凤弄一个这么好的工作,那真是下了血本也正好赶上了机会。
现在恐怕花多少钱也没有人愿意把工作卖给别人。钢厂这片区域的粮站面积很大,
负责这一条街的粮食,一进粮站大门,靠东边有个小屋是办手续的。
每个月街道上居民来领供应粮的时候,就拿着粮证、粮票来这边登记盖章,
然后才能去外面领米面跟油。正面大厅放了好几台称,
盛满了面粉、大米、棒子面的大木箱子顺着墙面排成了一排。李凤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大褂,
戴着防尘的帽子,手里拿着一直特大号的白铁...